近日,著名科学杂志《Ecosphere》(《生态圈》)记录了一个发生在不同种猫科动物之间的“怪异”事件:一只生活在印度吉尔国家公园的5岁左右的雌性亚洲狮“收养”了一只2个月大的雄性豹崽。在长达45天的观察期里,研究人员发现这只雌性亚洲狮完全把这只豹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前者会像哺乳自己所生的两只小狮子一样哺乳后者,还允许后者分享自己的猎物,并与自己生下的两只小狮崽一起玩耍。
图:印度吉尔国家公园,一只雌性亚洲狮收养了一只豹崽
跨物种之间的收养行为
在观察到这只雌性亚洲狮哺乳豹崽之前,自然界已经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年,在非洲坦桑尼亚塞伦盖蒂草原上,一位名叫乔普·范的游客拍到一只雌性非洲狮哺乳豹崽的画面。这只雌性非洲狮脖子上配有GPS定位项圈,是科研人员的研究对象,而它还有自己的3只幼崽要喂养。然而,一天之后,这只雌性非洲狮和豹崽之间的奇特关系就结束了。由于时间短暂,科学家认为这种情况还不能算得上是“收养”。
图:塞伦盖蒂草原上一只雌性非洲狮哺乳一只豹崽
而前文所述的雌性亚洲狮,哺乳豹崽的时间长达45天,直到这只豹崽意外死亡,两者的关系才结束,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这是首次记录到狮子“收养”豹崽的事件。
要知道,在自然界中,狮子和豹子同属于大型猫科动物,它们对猎物等资源的需求十分相似,是竞争猎物和空间的有力对手。狮子会杀死豹子或其幼崽,甚至抢走它们的猎物;而豹子则会抓住机会杀死没有成年狮子看守的狮子幼崽。两者的目的都是压制对方,减少竞争对手的数量,好让自己的猎物更充足,领地面积更大,面临的威胁更少。那么,为何这只雌性亚洲狮要收养竞争对手呢?这样的“怪异”行为,令众多研究人员感到十分困惑。
图:雌性亚洲狮和豹崽共享猎物
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让小豹崽有机会来到雌狮身边
这起狮子收养竞争对手的奇特事件的发生,首先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小豹崽的母亲在哪里?它又是如何来到雌狮身边的?
一开始,研究人员也弄不清楚这个问题,当这只小豹崽死亡后,问题的答案才有了眉目。在雌狮收养小豹崽45天后,研究人员在一处水坑附近发现了小豹崽的尸体。最初研究人员怀疑是“雌狮突然反应过来自己养错了孩子,然后将小豹崽杀死”,但对小豹崽进行尸检发现,并没有证据表明它受到了狮子或其他动物的袭击。
但是,动物专家却发现这只小豹崽患上了一种被称为“先天性股疝”的疾病。这种疾病会导致动物出现脏器坏死、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进而引起死亡。因此,研究人员推测,这只小豹崽极有可能可能是因为这种疾病而死。
图:被雌性亚洲狮收养的小豹崽
我们可以推测:当这只小豹崽出生后没多久,它的亲生母亲,也就是某一只雌性豹子就发现了幼崽的身体出现异常。小豹崽的亲生母亲敏锐地察觉到这只幼崽难以长大,于是将其遗弃。被遗弃的小豹崽恰好被雌狮发现,出于某些原因,雌狮收养了它。据研究人员介绍,在发现雌狮收养小豹崽的第二天,他们在同一片区域发现了一只雌性豹子,这只雌性豹子很可能就是小豹崽的亲生母亲。
站在人类的角度,小豹崽的亲生母亲是自私的,但从自然界的角度来讲,它又遵循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这也是动物界中经常发生的事情。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家猫和狗,如果初生猫崽或狗崽身体十分虚弱,它们的母亲就可能拒绝喂养它们,或者将它们遗弃。又比如,很多鸟类母亲只选择一只比较强壮的雏鸟喂养,而把其他雏鸟抛弃。这些动物母亲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喂养更有希望成活的后代上,从而使后代更强壮,让更优良的基因得以传播。
图:一个黑鹳妈妈孵出来4只幼崽,它把其中最瘦弱的一只叼到了巢穴外面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只雌性亚洲狮为何要收养一只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豹崽呢?
母性的本能和经验不足导致雌狮产生错误认识
在生下和这只收养的小豹崽年龄相当的两只小狮崽之前,这只雌狮已经产过一胎,同样是两只小狮崽,但这两只小狮崽却过早地夭折。因此,它的第二次产崽才是首次涉足育儿。
由于雌狮是一个年轻的母亲(才5岁左右),且初次涉足育儿,经验的不足、母性的本能以及这只小豹崽和小狮崽相似的面孔、相似的行为方式、相似的声音,导致它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小豹崽就是自己的孩子。
图:小豹崽和养母的关系十分密切
在这其中,雌狮的母性起到了主导性作用。动物界中大多跨物种之间的“收养”(短暂的哺乳和长期的收养)行为,都是伴随着“养母”养育亲生幼崽的时期发生的。在雌狮收养小豹崽之前,动物界还发生过一件有名的跨物种之间的收养事件:科学家跟踪观察到一只宽吻海豚(鲸目海豚科宽吻海豚属)妈妈收养一只瓜头鲸(鲸目海豚科宽瓜头鲸属)幼崽长达3年多时间,这只宽吻海豚妈妈同时有一只亲生幼崽需要喂养。
图:从下到上分别是宽吻海豚幼崽、宽吻海豚妈妈和瓜头鲸幼崽
对此,科学家也有很多疑惑,唯一的解释是:瓜头鲸幼崽是这次收养行为的主要发起者,而宽吻海豚妈妈的母性及宽容性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亚洲狮的社会结构给雌狮收养豹崽时间的延长制造了机会
在这起猫科动物界中发生的跨物种之间的收养事件中,我们还需要思考一个问题:目前野生非洲狮的数量大约为只,野生亚洲狮的数量大约为只,那么这种现象为何发生在亚洲狮身上而没有发在看上去概率更大的非洲狮身上呢?这主要是因为亚洲狮的社会结构和非洲狮的社会结构有着显著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亚洲狮是狮子的一个亚种,非洲狮不是亚种名,它是指所有生活在非洲的狮子,包含多个亚种)。
1.非洲狮和亚洲狮狮群规模不同狮子是群居性猫科动物,一般过着群体生活,一个狮群由若干雌狮、雄狮及它们的幼崽组成。不过在狮群规模上,亚洲狮和非洲狮却有较大差别。
通常,一个非洲狮群有8到30个成员,平均为15个左右,其中包括至少1只成年雄狮、多达几代的雌狮和若干个正在成长的狮子幼崽。某些规模较大的狮群,也就是“超级狮群”,成年雄狮的数量可达4只及以上,成年雌狮的数量可达到10多只。
图:浩浩荡荡的非洲狮群
而亚洲狮的狮群规模却较小,成员数量一般不超过10个,其中包括1到3只成年雄狮、1到5只成年雌狮以及若干正在成长的幼崽。亚洲狮狮群中平均有2只雌狮,这意味着很多亚洲狮狮群是仅有一只雌狮、一只雄狮和幼崽组成的小狮群。
图:一个小型亚洲狮狮群
图:非常罕见的大型亚洲狮狮群
2.非洲狮和亚洲狮狮群成员集中程度不同对于非洲狮而言,一个狮群中的成员比较集中。雄狮主要负责巡视领地,维护狮群的安全,必要时参与捕猎;雌狮主要负责捕猎和养育幼崽。狮群中的雌狮会共同养育幼崽,如果它们要去捕猎,往往会留下一个成员看护幼崽。吃饱喝足之后,雄狮、雌狮和幼崽会一起躺在草地上休息。
而对于亚洲狮而言,狮群中的成员却比较分散。其中,雌性亚洲狮和雄性亚洲狮之间的关系不如雌、雄非洲狮之间那样密切,它们通常只在交配时期呆上几天时间,很少一起生活和捕猎。在雌性亚洲狮产崽后的前几个月,它通常会独自生活,而不是尽快和狮群中的其他成员生活在一起。
图:非洲狮雄狮陪伴家人的时间更长
了解了亚洲狮和非洲狮社会结构的差异,我们就能明白为何前文所述的这只雌性亚洲狮能够收养小豹崽长达45天时间了:期间,它的身边一直没有其他成年狮子在场,否则它们会认出这只小豹崽并杀死它。
随着小豹崽的突然死亡,这段跨物种之间的收养故事也告上了一段落。如果小豹崽不夭折,不知道雌狮能收养它多久,能否将其养大成年呢?但是如果小豹崽是健康的,那么它的亲生母亲或许就不会抛弃它,也不会给雌狮提供收养的机会。大自然是神奇而又难以预料的,还有许多奇妙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