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股疝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以后看病不用老跑北京了,真好
TUhjnbcbe - 2024/8/31 18:10:00

明媚的晨医院通州院区门诊大厅“医疗街”的玻璃天花板洒下,温暖着步履匆匆的人们。

这是5月里一个普通的清晨。医院通州院区的医生们早早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创伤骨科知名专家王天兵在诊室里做着出诊前的准备;全科医学科主任曹照龙正驱车前往通州区张家湾镇南部的牛堡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血液科医生唐菲菲已然在更早些时候搭上了开往河北省唐山市的高铁……

北京的优质医疗资源正在“流动”起来,突破地域壁垒,携手为京津冀三地患者打通了一条新的绿色通道,曾经“患者不动医生动”的愿望终成现实。

医院通州院区日门诊量可达人次。本报记者方非摄

医院所有专家均在通州院区出诊

“陈大夫,真是多亏了您,我的老毛病终于治好了!”5月18日一早,70多岁的刘先生就守在疝和腹壁外科诊室门口,看到科主任陈杰,立刻迎上去,一个劲儿地道谢。

刘先生是河北人,医院做过腹股疝修补手术,但术后伤口许久不愈,一走路就坠痛难忍。医院查了又查,可结果总是:术后的正常反应。

5月初,刘先生从家开车1个多小时,慕名到医院通州院区就诊。头天下午入院检查,第二天上午陈杰为他进行了一次修补手术,下午刘先生就出院了。最关键的是,困扰了两年的毛病,彻底好了!

“没折腾,少花钱,北京的大专家给做手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儿,成真了!”术后一周来复查,刘先生兴奋地说,“恢复情况和心情都是‘一片大好’。”

医院通州院区的门诊设有特需号、专家号、普通号,为了让患者在各院区能够享受到同样的医疗服务,医院所有专家在两个院区都出诊。医院三大“招牌”学科——血液科、胸外科和创伤医学科,甚至将诊疗或科研的重心移向了通州院区。

“5月16日,医院血液移植病房在通州院区启用,就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医院通州院区执行院长王天兵说。

在移植病房里,记者见到了天津来的王先生。去年11月,他被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医院血液科知名专家黄晓军、路瑾团队精心治疗,王先生的病情很快得到缓解。但依据国际、国内指南推荐,他还应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巩固治疗,可医院原有的骨髓移植层流病房早已满员。

正巧,通州院区移植病区——亚洲最大的骨髓移植单体中心启用了,该院超过三分之二的床位和骨髓移植仓位迁入。王先生也被主管医生安排到通州院区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目前,医院几乎所有的“高原学科”都在通州落了地。分管医疗工作的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六说,通州院区的发展思路是“小门诊、大病房”。该院区编制床位张,开放床位张,住院率超过95%,王建六说:“越是优势的学科,越是强势的功能,越是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扎根壮大。”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落户副中心

年12月18日,随着医院通州院区开诊,国家创伤医学中心落户城市副中心。这也是目前13个国家医学中心中唯一落户通州的。该中心设有创伤救治中心、急诊急救中心、抢救复苏等医疗单元,将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紧密联系,为创伤急诊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和救治空间。

“医德高尚技精湛,妙手回春暖人心。”不久前,住在通州的老程将一面锦旗送到了创伤救治中心的医生办公室。

一次,他在工作时被高处坠落的重物砸伤。“到医院时,我腿都黑了。当时已经不抱希望了,心想这下肯定要截肢了。”

急诊科医护人员迅速送老程进行影像学检查,显示左腿左脚均出现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左下肢的神经血管损伤严重。创伤救治中心和麻醉科的医护人员紧急为老程进行清创并施行胫骨外固定术、腓骨复位内固定手术与神经血管探查,竭尽全力保住了伤肢。

“千言万语说不尽心里的感谢,国家中心的水平,真牛!”老程激动地说。

国家级的医学中心,不仅要承担医疗服务的功能,还承担着打造国家级学科战略力量高地,创建研究型、医院的职责。

在医院通州院区6层,一系列药物和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生物医学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观察等高水平临床研究有序开展。

创伤模型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叶菁菁正在进行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实验。她将实验用小鼠称重后,置入麻醉装置麻醉。然后将小鼠放置在动物手术台上,备皮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股动脉插管……通过大量实验,团队已初步构建起了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继续研究失血性休克的靶点,从而进一步探索研究复苏体液、抗休克药物,开展有成果转化前景的科研项目。”叶菁菁说。

今年3月25日,是国家创伤医学中心科研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城市副中心首个医产协同创新示范基地成立。

“我们与通州区内的知名医药企业签约,针对医药领域技术上的‘卡脖子’难题,携手攻关。”王天兵说,医院将与共建单位在资源整合共享、技术攻关、临床试验研究与论证、成果转移转化、应用场景共谋、技术人才共育、创新平台共建、产品市场拓展等方面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入合作。

“复诊不用跑北京了,真好!”

“您这是结核病,回家按时吃抗菌药,不用再回去住院了。”医院通州院区全科医学科主任曹照龙仔细嘱咐“老熟人”赵先生。

前段时间,曹照龙照例到牛堡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查房、出诊,一位“奇怪”的住院病人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名患者就是赵先生——因发热就诊,医院按照肺炎收归住院,进行了一个星期的抗感染治疗,效果却不好,一直没退烧。

曹照龙查看了赵先生的胸片和CT,发现他右胸有积液。“得抽胸水化验,进一步诊断。”曹照龙与医院的医生一商量,通过双向转诊通道,直接为赵先生预约了通州院区的门诊号。

通过更精细的检查和化验,曹照龙对症给药,赵先生心里更踏实了。

“牛堡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跟我们可以双向转诊,‘大医院救治,社区康复’已成为一种模式。在为周边患者提供便捷医疗服务的同时,医院医疗资源紧张的压力。”王天兵介绍,年7月,医院以漷县、觅子店、永乐店、于家务、牛堡屯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建立了通州区片区制医联体。医联体内不仅可实现双向转诊,还搭建了预约挂号平台,为成员单位预留号源。此外,信息共享网络平台也在建设中,建成后将实现检验、检查报告共享。

今年3月,医院牵头,将医院、河北省香河县医院、天津市武清区医院等津冀的医疗机构纳入合作名单,共同组建起首个京津冀医联体联盟。

4月6日,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和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武卫东共同揭下红色绸布,“医院-医院学科区域协作中心”揭牌。

“这只是合作的开始,未来,京唐双方会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方面不断加强协同。”医院院长王俊说,北京的专家已经开始常驻唐山,开展门诊、手术、查房、讲课、科研等共建工作。

“赵大夫,您还记得我吗?知道您出门诊,我特意来道谢。”医院胸外科医生赵辉在医院出门诊时,碰上了患者韩女士。

3年前,家住唐山市的韩女士特意跑到北京,在医院做了肺癌手术,主刀医生正是赵辉。韩女士术后恢复很好。当她得知医院与医院协同共建,赵辉会定期到她家门口出诊时,特意跑来当面表达感谢。她说:“以后我复诊时也不用跑北京了,真好!”

“助力国家战略布局、服务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承担副中心医疗服务及社会职责,这是我们成立三地医联体联盟的初衷。”王天兵说,医院将通过医联体联盟提升区域内的医疗服务能力,打造全流程的分级诊疗体系,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来源:北京日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后看病不用老跑北京了,真好